中超终回归!泥泞之中,静待花开
随着新科中国金球奖得主张玉宁作为球员代表,在开幕仪式宣誓完毕,2023赛季的中超联赛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正式打响。
经过近三年时间的改造复建,新工体终于完成首次亮相,经历了60多年风雨洗礼后的工体在这一刻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这也是中超联赛经过种种磨难后重回正轨,走向未来的新开始。
文 / 宋鑫宇
编 / 尹航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50年前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为《双城记》写下这句的开篇,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中,被每个时代一直传颂着,虽然这句话被频繁引用到「滥用」的地步,但对于如今的中国足球而言,却再贴切不过。
高层被相继带走、多支职业俱乐部破产解散、国字号球队赛事转播全面消失......新一轮的信任危机之下,如今的中国足球毫无疑问正处于一个最坏的时代。
但另一方面,近几个月来涤荡足坛的反腐、反赌风暴为新赛季的联赛树立了一股正气之风。而时隔三个赛季重回主客场的中超,也在球迷们抢票的火热中展现了出人意料的活力。
对于中超而言,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正所谓破而后立,全线回归正常的中国足球,或许真的将从2023赛季走向最好的时代。
专业?职业!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2023赛季的开幕式绝算不上是规模最大,但它将会留下最深刻的记忆。
时隔20年再次在专业足球场举行的中超开幕式,新工体在全场46818名观众以及电视前无数的球迷们面前,奉上了一出世界水准的表演。炫酷的灯光效果、全方外的转播机位视角、看台上迎风招展的巨大Tifo和模拟烟火效果......过去让中国球迷羡慕不已,那些在欧洲赛场上频繁出现的球场视听效果,第一次完完整整出现在中国的足球场当中。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虽然中超联赛也同样是职业联赛,但是无论赛场内外都与欧洲职业氛围相差甚远。差距之中,一个根本的因素就是球场。
细数中国足球职业化历程,在30年的历史中拥有专业足球场、能在专业足球场比赛的球队凤毛麟角。必须要承认的是,大批综合性体育场馆的兴建,极大的促进了全国体育事业发展,但是对于中国足球来说,缺少专业足球场一方面让各个俱乐部在比赛日的球票数量、球场使用开发、球迷互动上有天然缺陷,另一方面也让中超联赛的转播画面和视觉相对来说体验更差。
而随着今年,以工体为代表,全国兴建、改建的一批国际化专业球场投入使用,球迷们终于有机会在国内享受欧洲最顶级球场氛围的体验。
以今晚在工体的比赛为例,改造复建后,球场内座位数量增加到6.8万个,同时全部坐席的C值(视线升高值)均在FIFA要求的60-120毫米之间,最大限度优化了观众现场观赛的视线。
而将环形跑道去除之后,东西看台第一排座椅距离草皮仅8.5米——这个距离一个普通成年人只需要7步,这样的设计即使在FIFA标准范围内也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再配合欧洲主流的最新「看台碗」设计,使现场观赛体验得到极大提升。
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现场各个角度的观众均能更方便的观看比赛,新工体首先更新了全部的灯源系统。全场超过800个灯具全部使用节能环保的LED灯源,全面覆盖球场照明、坐席照明、氛围照明、应急照明等设置。
除此之外,新工体在看台区新增了三条环形LED屏幕,在开幕式的灯光秀中,全场光源以及环形屏幕的交替配合,极大程度地渲染了现场热烈的观赛氛围,不仅给所有到场的观众呈现立体化多重感官体验,也让收看电视转播的观众感受了最顶尖的灯光艺术呈现方式。
同样的还有成都蓉城的主场凤凰山,虽然在首轮无缘与球迷见面,但无论是上个赛季的最后阶段还是2021年的足协杯决赛,这座球场已经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专业足球场今年一共将有7座在中超赛场中投入使用。
北京国安(北京工人体育场)
上海海港(上海上汽浦东足球场)
成都蓉城(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
青岛海牛(青岛青春足球场)
天津津门虎(天津滨海足球场)
大连人(大连梭鱼湾足球场)
上海申花(上海体育场)
看似专业足球场只是将综合性球场移除了跑道,但实际上专业足球场不仅在视听条件、球场氛围等方面有大幅提升,其内在的硬件配套设施更是有天壤之别。
同样以揭幕战的工体来举例,球场内空间的增加能够让球队满足更多观众的入场需求,即使因为开幕式搭建等因素只开放了75%的席位,这一场比赛工体仍满足了近5万名观众入场;草皮的养护、种植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能够让俱乐部在比赛日之外有更多可利用和开发的空间。老工体时期球迷们认领的球场草皮,在新工体也能有更多的玩法;球场外商业配套、球队商品店的搭建,能够帮助球队扎根固定城市,培养稳定球迷,更好的建立造血机制自负盈亏。新工体内硕大的球迷商店,相比过往不仅在面积上大幅增加,其位置和适配度也更利于球迷购买。
虽然专业足球场只是一个场地,但是对于球队、对于联赛的职业化程度却能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我们总是说中国足球的一大问题就是不够职业,但如今随着一批批专业足球场的投入使用,将会有更多的俱乐部以球场为基础,走向我们心目中职业俱乐部的模样。
火爆球市重现中超
不过就2023赛季来说,在专业足球场外更大的利好是,中超联赛终于重回主客场赛制。在经历了三年的赛会制之后,新赛季并没有出现球迷流失的现象,反而激发了各地更大的观赛热潮。
从联赛首轮售票情况来看,球迷的观赛热情甚至远超往年。首轮比赛的重头戏,卫冕冠军武汉三镇对阵上海海港的比赛,在原有球票售罄后为了满足球迷,甚至又第二次开放了球票购买。
同样作为揭幕战的东道主,北京国安率先开放的年票在几小时内就被订购一空,球队不得不二次增开了部分年票席位。更夸张的是北京国安首场比赛散票开放后,仅仅不到5分钟就全数售出,让不少球迷在社交平台上大诉苦水,「追买中超球票」的话题更是一度冲上了热搜。
而其他场次的比赛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根据天津俱乐部透露,津门虎本赛季套票自开售之后仅1小时就突破100万元,首轮与沧州雄狮的比赛散票开始发售后,也都销售火爆。
从各个球队的门票销售情况来看,球迷的反馈远远超过预计,在球票普遍涨价的前提下,整体的的销售情况却好于往年,甚至打破了过往的销售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如今球迷对于中国足球的热情以及未来球市的火爆。
有票务方面专家告诉我们:「本赛季各球队销售情况的火热,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过去三年累计情绪的爆发。这或许并不是一种能长期保持的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能让人看到球迷的基础和球市的潜力还在。那么对于中超球队来说,经过三年的空场,门票收入在未来应该足够引起俱乐部的重视。未来特别是这个赛季,在票务上需要做一些针对性的设计和玩法,来保证留住球迷持续进场的意愿,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通过涨价、更大量的放票来割韭菜。」
事实上,许多俱乐部已经开始在球票的设计上有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北京国安、山东泰山等球队推出的商务年票,在权益和使用范围上都相比过往有了很多增加的项目;而成都蓉城的球票和年票则是根据票种的不同,给球迷们精心附赠了各种球队周边产品;浙江和河南两支球队则是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球队周边产品,来吸引更多的球迷。
据了解,陕西长安竞技推出的会员制,也让很多中超俱乐部得到了启发,有俱乐部的商务负责人告诉我们,球队已经开始考虑推出相关的方案,以吸引更多的球迷参与到球队的日常互动当中。
球迷永远是俱乐部生存的基础,凭心而论中国球迷对于足球的热情世界一流。无论战绩、环境如何,球迷们总是愿意支持自己的球队,只不过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们的俱乐部没有将这样火热的球市作为球队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如今再一次面对这样不离不弃的球迷,相信各个俱乐部一定会探索扎根球迷的道路。
商业缩水,中超回归理性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球队更加重视球迷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联赛、球队商业价值缩水,导致赞助商出走后的自救手段之一。
连续3个赛季不能以完整的主客场制存在,这给中超联赛和俱乐部的商务开发带来了巨大困难。但更大危机还是来自俱乐部自身,他们在金元时期的投入过于疯狂,当泡沫破灭,联赛开始硬着陆,各种财务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为了自救,各俱乐部普遍大幅减少支出,压低球员薪酬。尽管大牌外援的集体流失使得中超号召力及竞赛水准都明显降低,但大幅压低的运营成本,使得俱乐部的生存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现在整个市场行情大幅回落的背景下,中国足球进入了实质上的市场冷静期。
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今年转会期关闭,16支中超球队一共引进了25名新外援,远远低于往年,而虽然多支球队在这个转会期引入数名国内球员,但内外援总转会费仅为322万欧,上一次低于这个数字,已经是13年前的2010赛季。
2010赛季的中超开幕式同样也是在工体举行
对于联赛来说,球队大幅压缩的成本让联赛挤出了泡沫,虽然整体竞技水平会有下降,但是市场回归理性,球市的依旧火爆,让品牌方会更愿意加入进来。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今年的中超联赛官方赞助商名单中新增了雪佛龙润滑油的身影,同样包括北京国安、大连人、浙江在内的多支球队,也在本赛季增加了不少新赞助商。
新赛季各支球队的赞助商数量稳中有升
更重要的是在转播方面,央视+腾讯+地方台的配置保证了这个赛季,球迷们能够有很好的观赛体验,特别是央视和腾讯这两大行业头部平台的坚守,也象征着市场对于中超的看好。
历经从高峰跌落低谷,从辉煌走向一地鸡毛后。如今的中超,没有过去的星光熠熠,可或许回归到了平凡,才是生活最真实的面貌。
「这是希望之春,这也是失望的冬天。」同样如同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写的,刚刚过去的冬天,中国足球跌入了泥泞的深渊。但这个春天随着中超的回归,请让我们期待中国足球的未来依旧花开。
开幕式的节目,工体全场灯光在一瞬间由暗转亮,那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仿佛将过去三年的种种不安、阴霾全部一扫而空。希望中超联赛,中国足球的天也能从这一刻开始,真的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