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围攻惨遭绝杀,滕哈赫交了第4笔学费!曼联在为过去的错误还债
当裁判吹响终场哨,阿特塔的教练组紧紧相拥,阿森纳的球员紧紧相拥!3比2,这是双方正常水平的发挥,这是双方本赛季积分和状态的反应;对于曼联来说,输不算意外,但被绝杀还是显得很遗憾!
从控球率和传球数来看,基本是64开;但是从创造的机会来看,阿森纳要远远多余曼联!当阿森纳全场有多达25脚射门,当阿森纳光在曼联的禁区里就有20次射门,曼联才丢三个运气并不差。
而阿森纳展现出了更好的传接球配合,更出色的控制力,以及更强的取胜欲望。但曼联没有机会在北伦敦带分回家么?显然并非如此!
本场比赛的上半场,双方发挥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但整个下半场,除了萨卡世界波到利马扳平期间,曼联被迫攻出来了几分钟;其余时间,基本都是阿森纳在围着曼联揍。
为何曼联会被长时间围着揍?这跟体能有不小的关系。阿森纳是一周一赛,曼联是一周双赛,阿森纳的体能要明显好于曼联。而曼联的控制力,又明显不如阿森纳;当比赛节奏在阿森纳的掌控中,阿森纳的球员把比赛节奏拉的飞快,那打到下半场,体能的差距所带来的影响当然会被放大。
当然曼联不是不想反扑,只是面对阿森纳的高压,首先把维格霍斯特的问题放大了。
窝窝哥来之后这两场比赛,当曼联的整体阵型能上去的时候,他的背身拿球和无球跑动拉扯的作用,基本体现出来了。可是像打阿森纳的下半场这样,整个阵型上不来,后场球员试图直长传找中锋,维格霍斯特的作用就没那么明显了。他在高空球的对抗上,面对阿森纳的两个中后卫没占到什么便宜。
后面出不来球,大脚开上去,维格霍斯特抢不到一点,也没人抢二点;当维格霍斯特在下半场长时间,已经变成了防守型后腰,曼联的被动几乎成为了必然。
而在利马扳平之后,阿森纳迅速发起反扑,萨卡不断在右路制造出威胁,看起来左半边的防守再度摇摇欲坠时,滕哈赫出招了。而上弗雷德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限制萨卡。特别是萨内多次完成内切,以及富安健洋、萨卡、厄德高经常在这一侧2打1,3打1对付卢克.肖,充分凸显出埃里克森在左侧后腰位置的防守有些形同虚设,上弗雷德是一个堵住缺口的调整。
而弗雷德上去后,萨卡在比赛最后20多分钟,内切的威胁确实减弱了;但是在这种比赛,弗雷德登场也成为了一柄双刃剑。而弗雷德“副作用”之所以出现,跟万.比萨卡和麦克托米奈,没有达洛特和卡塞米罗的出球能力有直接关系。
由于万.比萨卡出球不行,曼联破高位就只能更多的把球往左边打;但左边锋拉什福德是球队唯一的反击点,他并不参与在中后场破高位。。。而弗雷德上去后,埃里克森的位置前提了,B费拉边了;没了B费和埃里克森的回接,站双后腰位置的麦克托米奈和弗雷德都没有出球能力。。。这就导致在弗雷德登场之后,曼联中后场的传导能力更弱了,破高位能力更弱了。
弗雷德上去后虽然减弱了萨卡的活动空间,但后场出球更难了,被围攻的情况并未缓解,这显然不是滕哈赫希望看到了。但是与阿特塔那边最后敢于把刚刚到位的新援特罗萨德派上去强攻相比,滕哈赫最后阶段,在是否继续进行调整的情况下明显“迟疑”了。
赛后有不少质疑滕哈赫为什么不换人的观点,也有很多人在提滕哈赫无人可换。但既然决定要狗,想死守保一分,且在埃里克森和窝窝哥已经没有体能的情况下,能不能上马拉西亚,把卢克.肖往中间移换三中卫呢?就算马大头转身太慢,容易被阿森纳这种小快灵球队针对,林德洛夫能不能最后上去顶一下呢?很显然滕哈赫在迟疑中,还是高估了场上这群球员的抗压能力。。。而连续两场比赛,想守都没守住;也可以说这两场比赛的结果,对于还在熟悉英超的滕哈赫而言,是他带队开局两连败和惨败曼联之后,所交的第四笔学费。
当然就算滕哈赫上了马拉西亚,上了林德洛夫甚至是马奎尔,还是有可能被绝杀。就算这场球,滕哈赫侥幸的狗到一分,曼联与阿森纳这种非常有希望在本赛季染指英超冠军的球队,在“控制力”、“传接球能力”、“高位压迫的统一性”等多个方面,还是暴露出了明显的差距。
这个差距,显然不是滕哈赫导致的;而是过去数年,曼联奇葩的转会制度,糟糕的球探体系导致他们在转会市场上花了太多冤枉钱,走了太多弯路所引起的。滕哈赫手下的曼联,在打这种强强碰撞的比赛中所暴露的问题,只是在为过去的错误还债!而“这笔债”要想还清,至少还需要两三个转会窗的高效投入。。。